台灣小腸醫學會

衛教資料

衛教資料

發炎性腸疾患(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) 的飲食問答篇

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   鍾承軒醫師

亞東醫院營養部     巒家菁營養師

台大醫院營養部     陳慧君營養師

(台灣小腸醫學會IBD工作小組)

 

一、問:甚麼樣的飲食會造成發炎性腸疾患發生?

:發炎性腸疾患昂主要還是與基因異常,以及破壞腸道黏膜組織並誘發發炎反應的物質有關,目前的醫學證據,並無顯示發炎性腸疾患的發生與飲食有直接關聯,然而被證實有相關的環境外在因素大概有抽菸(尤其克隆氏症)、腸道感染(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、曲狀桿菌Campylobacter等)、藥物(四環黴素抗生素、荷爾蒙藥物、異維A酸等)、腸道菌叢改變及較短日光接觸有關;正常體質者,接觸上述因子可能短期發炎,然而,發炎性腸疾患患者會進展到慢性發炎,造成腸道黏膜慢性潰瘍、穿孔及狹窄等併發症。

 

二、問:發炎性腸疾患患者是否對某些食物過敏?

:不會。過敏反應的發炎病生理機轉與發炎性腸疾患不同,發炎性腸疾患的發生,並不是因為對食物過敏反應所引起的。

 

三、問:發炎性腸疾患是否可以藉由飲食改變而“治癒”疾病?

:目前沒有證據支持不可以。目前並無證據顯示飲食改變可以讓腸道發炎反應停止,然而,發炎性腸道患者營養狀況在腸道功能修復過程扮演重要的角色;飲食內容的改變雖無法改變發炎反應,但是對於減輕臨床症狀的緩解維持(maintenance)是有幫助的。

 

  1. 元素飲食 (elemental diet)

研究顯示,針對克隆氏症患者,全日所需卡洛里若是50%由元素飲食提供,另外50%一般正常飲食者,其兩年臨床復發率比完全一般正常飲食者低 (34.6% 比64%,p值0.05,沒有統計差異);另外也有研究顯示,半夜持續鼻胃管給予元素飲食滴注,而日間給予低脂肪飲食者,其一年臨床復發率比一般飲食者低(25%比65%,p值0.03,有統計差異)。元素飲食是包含所需養分(胺基酸、脂肪、醣類、維生素、及微量元素)的液態食物。

  1. 魚油(fish oil)

魚油中的omega-3脂肪酸也被證實可能對於發炎性腸道患者的緩解維持有幫助,研究顯示,與安慰劑比較,使用魚油(每天1.8--3.3公克EPA與0.8--1.8公克DHA)的克隆氏症患者,一年臨床緩解率較佳(相對危險性relative risk=0.77較低,p值0.03,有統計差異)。

  1. 薑黃素(curcumin)

咖哩、薑、芥末等都是含有薑黃素的食物,有研究發現,潰瘍性大腸炎患者每天口服6公克的薑黃素6個月以上,其臨床復發率較低(4%比18%,p值0.06,沒有統計差異)。

  1. 維生素D

流行病學統計發現,血液中維生素D的含量較高者,其克隆氏症(風險比hazard ratio=0.54)與潰瘍性大腸炎(風險比=0.65)的發病風險較低;也有雙盲隨機分派研究給予每天12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,結果顯示其臨床復發率比投予安慰劑者較低(13%比29%,p值0.06,沒有統計差異)。通常建議可以每日攝取800--12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,有助於食物中鈣質的吸收利用,也可以避免發炎性腸疾患患者骨質疏鬆發生的機率。而刻意鈣質的補充並不建議,因為研究顯示過多的鈣質攝取,反而增加血管鈣化、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的風險;不過,若是骨頭密度掃描顯示已經有骨質疏鬆問題患者,建議配合維生素D每日攝取1500毫克的鈣質。

  1. 低FODMAP(可發酵性短鏈醣類多元醇)飲食

FODMAP是英文縮寫,全名為Fermentable Oligo, Di and 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 (可發酵性短鏈醣類多元醇),主要成分為難吸收性碳水化合物食物,腸內菌會與FODMAP食物作用造成腹部不適症狀針對發炎性腸疾患患者腹脹、腹鳴及慢性腹瀉等似腸躁症症狀,避免過量FODMAP飲食可以緩解之。避免富含FODMAP的食物如下:

  1. 果聚醣(fructan)或半乳聚醣類(galactan)的寡糖類(oligosaccharides)食物—

包含小麥(wheat)、裸麥(rye)、洋蔥(onion)、大蒜(garlic)、菊糖(inulin,存在於蘆筍、大蒜洋蔥、韭菜)、豆莢(legumes)、扁豆(lentils)、朝鮮薊(artichoke)、豆漿(soy milk)、杏仁奶(almond milk)。

  1. 乳醣類(lactose)的雙醣(disaccharides)食物—

牛奶(milk)、優格(yogurt)、冰淇淋(ice cream)、起士(cheese)。

  1. 果糖(fructose)的單醣類(monosaccharides)食物—

玉米糖漿(corn syrup)、蜂蜜(honey)、龍舌蘭草(agave)、蘋果、梨子、西瓜等水果。

  1. 多元醇(polyols)類食物—

有硬核的水果(例如桃子、李子、櫻桃、蜜棗),蘑菇(mushrooms)、花椰菜(cauliflower)、山梨糖醇(sorbitol)、麥芽糖醇(malitol)、甘露醇(mannitol)、木醣醇(xylitol)、異麥芽酮糖醇或巴糖醇(isomalt),這些多元醇為甜味劑,可能存在於低熱量加工食品,例如:口香糖、無糖果醬糖果、清涼口含錠劑。

 

   而建議含較低FODMAP飲食包括如下:

  1. 穀物-米、燕麥(oats)、不含麩質(gluten-free)的義大利麵(pasta)麵包及穀類。
  2. 水果—莓類(berries)、柑橘類(citrus)(但是避吃髓部分)、香蕉(banana)、葡萄(grapes)、甜瓜(honeydew)、哈密瓜(cantaloupe melon)、奇異果(kiwifruit)。
  3. 蔬菜—蘿蔔(carrots)、茄子(eggplant)、夏南瓜(zucchini)、四季豆(green beans)、萵苣(lettuce)、小黃瓜(cucumber)、馬鈴薯(potato)(避吃皮)及番茄(tomato)。
  4. 肉類—所有肉類皆可以食用,但是避免加工肉類,因為其可能含有乳化劑、洋蔥大蒜粉末或是醣類加工物質。
  5. 奶類—不含乳糖的奶製品或優格、切達(cheddar)或菲達(feta)乳酪等成熟干酪(ripened cheeses)。
  1. 低脂肪類食物

研究顯示,發炎性腸疾患患者使用低脂肪含量食物時,其臨床緩解率較高,但是統計學上無顯著差異,不過,建議動物性脂肪應該佔全日能量所需30%以下(假設每天需要2500大卡者,其動物性脂肪不要超過90公克);此外,人造黃奶油或稱之為瑪琪琳(margarine)應該避免食用。

發炎性腸疾患患者對於食物耐受度特別敏感,對於曾經引起不適症狀的食物,應該記錄下來並且避食之;此外,咖啡因及酒精會增加腸道的蠕動力,因此可能造成腹瀉症狀加劇,應該減少使用。

 

四、問:應該要避免高纖食物嗎?

:發炎性腸疾患可能會發生腸道狹窄併發症,因此,難消化吸收的纖維食物應該要避免,例如:水果仔皮或髓、粗糧(roughage)、芹菜(celery)。不過,倘若沒有腸道狹窄問題,纖維食物不需特別限制。

 

五、問:急性發作時飲食該注意甚麼?

:通常急性發作時,病患會有嚴重腹痛、腹瀉等症狀發生,很容易影響由口進食的意願,然而此時患者更需要足夠的水分與電解質,來幫助發炎腸道的修復,根據研究顯示,除非克隆氏症合併症(例如穿孔狹窄嚴重潰瘍)發生以外,盡量由口進食可使疾病較快穩定,可以嘗試低渣或流質食物,並適量補充水分,倘若臨床症狀改善,可以盡快恢復一般軟質固態食物。急性發作後初嘗試進食可以先從稀釋果汁、軟白飯、白吐司、水煮蛋、蘋果泥、馬鈴薯泥、燕麥粥、清淡雞瘦肉及魚肉,少量多餐來進食。

 

參考文獻

  1. Takagi S et al.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6;24(9):1333-40.
  2. Yamammoto T et al. Inflamm Bowel Dis 2007;13(2):1493-501
  3. Dignass et al. Journal of Crohn’s and Colitis 2012;6:991-1030
  4. Feuerstein J et al. Mayo Clin Proc. 2014;89(11):1553-1563
  5. Richman E et al.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3;38:1156-71.